RFID智慧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电子图书馆软件-河南亿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甘肃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策略_安徽省图书馆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11-15

安徽省图书馆借阅部张丽霞

1 统筹规划设计,分步推进实施

为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智慧图书馆建设应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发展思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整体推进,防止互不融通、各自为战。在省级层面组织制定实施总体规划、标准规范,建设集约共享、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平台,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资源库,实现建设标准化、资源一体化、服务网络化。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可选择不同类型地区开展智慧图书馆建设试点,在规范完善的基础上分步骤推广。在推进过程中,对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革命老区应优先考虑并给予政策倾斜。

2 完善基础设施,创设智慧环境

智慧图书馆是信息化建设的升级版,对支撑条件要求更高,需要更流畅的网络、更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和更加智能化的应用系统。首先,要升级改造公共图书馆网络环境,提升宽带接入水平,实现无线网络在图书阅览室、自修室及主要公共活动场所的全覆盖。其次,要开发智慧借阅系统,建立读者电子身份统一认证系统,满足图书线上借还、读书活动等需求,让公共图书馆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后,还要打造全省统一基础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已有的软硬件作用,进一步完善基于用户、数据、资源统一的省级数据中心,构建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汇聚、统一资源管理、统一桌面呈现的智慧图书馆基础服务平台,促进个性化应用系统与省、区域平台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平台及应用系统之间数据共享。

3 变革服务方式

促进智慧借阅建设智慧图书馆,重中之重就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各领域在广泛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创新,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全新服务生态,打造智慧图书服务新模式。可以依托全省公共图书云服务平台以及现有空间、资源、平台、各种智能终端,实现安徽省图书馆在互联网上的广覆盖,让读者有移动终端就能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建设一批小型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多功能读报机,方便读者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自助借还、自助下载。开发并推广手机图书馆APP,完善图书续借、阅读活动推广、文献咨询等功能。深化图书采购供给侧改革,利用互联网开展读者点书、图书馆按需采购活动,将图书采购、数字资源建设等的选择权交给读者。

4 提高治理能力,强化智慧管理

图书馆治理的*终目的是更好为读者服务。智慧图书馆促进了读者服务模式变革,图书馆治理能力也要适应智能化新形势,打造集平台、数据、应用于一体的支撑系统,提升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在全省层面上,可由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或委托省图书馆联盟统一开发综合智慧管理平台,省、市、县图书馆三级应用,实施高效化、精细化、智能化等智慧管理。各图书馆可以依托智慧管理平台开发建设适合本馆实际的特色个性化的业务系统,形成本馆基础数据库,促进图书馆管理和决策水平,全面提升治理能力。通过智慧管理平台汇聚全省图书馆基础数据,基于大数据采集分析,实现对用户数据、馆藏资源、内外部环境的实时分析,为图书馆各项业务的智慧化提供依据。打造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新方式,提供综合办公自动化管理服务,高效开展公文流转、知识共享、信息发布等公共图书馆馆务办公活动。

5 完善运维机制,保障网络安全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运行、维护是一个完整链条。要保证智慧图书馆设备设施和网络正常运行、高效运行,就必须对网络、设备和资源进行经常性维护,对老化设备进行及时更新。运行维护既需要有经费投入,也需要信息化专业技术的支撑,这就要完善运行维护支持服务保障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的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级联动的运行维护支持服务体系,为图书馆提供设备设施和网络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确保促进智慧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智慧图书馆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运行,保障网络安全十分重要。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要求,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方案,按需配置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建立多层次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同时,要对关键领域做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防止网络入侵、黑客攻击、读者信息泄露等,提高风险隐患的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智能化。

6 引培专业人才,强化技术支撑

智慧图书馆是在信息化条件下运行的,如果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不高,其运行的质量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加强省、市、县三级信息技术支持服务力量的建设,提高现代化图书馆装备运维管理的技术人员队伍素质,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在图书馆内部,可设立由馆领导或专职人员担任的首席信息官(CIO),通过系列培训,提升CIO领导力,使其具备智慧化条件下的规划、组织、管理等核心能力,能够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展图书馆各项管理、决策和绩效评价。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全员培训,使其能熟练运用智慧化设备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并能负责设备、系统的正常维护和处理简单的运行故障。当前,大多数图书馆信息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尚不能完全适应智慧图书馆的需要,可以考虑引入外部志愿力量,推行智慧阅读推广人制度,招募一批有信息技术基础、热心图书馆事业的公益人士,通过集中培训、分组自学、任务驱动、项目实施等多种方式,提高其业务水平。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 9:00-20:00
微信二维码
opyright ©2023河南亿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3018280号  XML地图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