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图书馆投资前景 中国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关键问题有哪些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智慧图书馆在改善用户服务的同时,也将大大增加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智慧图书馆记录了用户个人识别信息以及大量行为信息,如果利用或保护不当,会导致对用户隐私权的侵害。目前,有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的制度法规尚未健全,用户对隐私问题
智慧图书馆是指把智能技术运用到图书馆建设中而形成的一种智能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
中国智慧图书馆投资前景 中国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关键问题有哪些
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但同时能够被切实的感知的一种概念。近年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RFID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运营服务模式,促进了图书馆的现代化改革,提高了图书馆的运营效率。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智慧图书馆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文化站4.02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云看展”、线上演播、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加速崛起。
“十四五”规划中已明确要求积极发展智慧图书馆。目前,国家图书馆已引入了机器人“小图”,上海图书馆有前台机器人“图小灵”,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机器人名叫“图宝”,对智慧图书馆的探索已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风口。
智慧图书馆管理体系,通过引入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进行提升,以实现图书管理工作的智能化。现代化信息技术让图书馆从资源提供时代走向知识服务时代,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图书馆内设备、书籍信息、以及用户互联,实现图书馆场景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此外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使图书馆摆脱了之前资源存储受限、服务效能低下的局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智慧社会",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城乡一体、"四化"同步的智慧化发展顶层设计。智慧社会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将有望通过网络化、平台化、远程化等信息化方式,提高覆盖面和均等化水平。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以及个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智慧化知识信息服务,既是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与内容,也是支撑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提供专业知识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关键能力,利用智慧手段构筑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知识服务体系,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和群体数字鸿沟,是智慧社会带给图书馆的历史机遇与时代挑战。
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由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发展的窗口期已经来临。为推动全国图书馆空间、资源、服务、管理的全面智慧化升级,使图书馆事业更好服务于国家创新发展和公众学习阅读,国家图书馆提出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思路。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将为5G、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生动的规模化应用场景,通过现代科技所蕴含的"技术智慧",大力提升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智慧",以全面激活创新创造过程中的"用户智慧"。
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关键问题
当前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正处于由理论研究逐步过渡到实践建设的关键时期,而构建智慧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尚未成熟,因此有必要对智慧图书馆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前瞻性探讨,以促进智慧图书馆的成功建设和实施。
智慧图书馆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系统功能之间又有前后的依赖要求,因此,要充分做好总体规划和战略部署,分阶段有序推进;还要根据图书馆规模及所处地区经济水平,实施适合自身发展阶段与用户群体实际需求的不同程度的智慧化,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同时,智慧图书馆在理念形态上与传统图书馆有很大差别,其建设将引发深刻的管理变革,需要做好组织功能重构、规章制度设计、管理流程优化、人员培训教育等方面的规划与准备。
丰富、多元的信息资源是智慧图书馆实现的基础与保障,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馆际合作,图书馆之间更要以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为契机,合力打破壁垒,消除数字孤岛,创造合作共赢的局面。图书馆联盟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目标,与智慧图书馆理念契合。然而图书馆联盟作为图书馆联合的*新形式,其对于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规范、机制还有待探索。
智慧图书馆以全面互联、泛在接入的形式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识服务,同时智慧平台的资源复制、传播的“零成本”特性也带来了知识产权的问题。智慧图书馆在致力于使用其信息资源*大化用户收益的同时,应当采用有效机制确保资源的版权方利益不受侵害。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智慧图书馆在改善用户服务的同时,也将大大增加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智慧图书馆记录了用户个人识别信息以及大量行为信息,如果利用或保护不当,会导致对用户隐私权的侵害。目前,有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的制度法规尚未健全,用户对隐私问题的顾虑将是智慧图书馆顺利实施面临的挑战之一。因此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同时,应当加快建立对用户行为隐私、空间隐私、电子数据隐私的保护机制,以指导图书馆对用户个人信息的规范应用。
本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以及专业研究机构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
对中国智慧图书馆及各子行业的发展状况、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市场供需形势、新成果与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中国智慧图书馆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中国智慧图书馆行业将面临的挑战、企业的发展策略等。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智慧图书馆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